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
新闻通知
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首届“中日欧缪子物理研讨会” 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10 浏览量:48

中日欧缪子物理研讨会

2025年3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日欧缪子物理研讨会”( First Europe-China-Japan Workshop on Muon Physics: Synergies in g-2, MUonE and Beyond)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KEK)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之江实验室、东江实验室、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日本新潟大学、泰国苏里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助理、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的李亮教授,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的三部勉(Tsutomu Mibe)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的Graziano Venanzoni教授为会议的联合主席。

图片1.png

首届“中日欧缪子物理研讨会”会议合影

2.jpg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海军教授致开幕辞

3.jpg

会议联合主席(从左至右):李亮教授、Graziano Venanzoni教授和三部勉(Tsutomu Mibe)教授

4.jpg

与会者参观上海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

作为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缪子物理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本次研讨会立足全球视野,系统梳理了当前国际缪子物理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深入探讨了包括J-PARC Muon g-2/EDM(日本缪子反常磁矩和电偶极矩测量)实验、MUonE(缪子电子散射)实验等在内的多个重要研究方向。研讨会特别关注了不同实验间的协同创新,就超精密磁场测量、模拟重建、探测器技术等具有共性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议还深入交流了中国的缪子物理前沿项目,包括在上海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上的缪子源研究,中国散裂中子源上的缪子科学技术实验平台(MELODY),基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CiADS)的缪子实验研究以及正反缪子素转化实验(MACE)等多个新兴缪子物理项目。

5.jpg

6.jpg

7.jpg

8.jpg

部分专家学者的现场报告和讨论图片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随着测量精度的不断提升和实验技术的持续发展,缪子物理正在为探索基础物理的新现象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会议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推动缪子物理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在全球科技合作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为中日欧三地的科研人员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就实验资源共享、技术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将为缪子物理研究的持续突破注入强劲动力。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国际学界对缪子物理前沿发展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中日欧三方在该领域科研合作的新模式。

图文编辑:叶丹

责任编辑:叶丹、朱敏